三个子系统: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自监测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回路/控制器、输出回路3个部分组成,其功能是实现最迟在轿厢离开开锁区域前,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1是检测子系统传感器部分所对应的光电感应开关和遮光板在井道中的安装示意图。图1中UIS、DIS、1LV、2LV为光电感应器且全部固定在轿厢顶部,其中UIS、DIS、为再平层光电感应器,1LV、2LV为门区光电感应器。UIS(DIS)与1LV(2LV)之间的距离为S₁;1LV与2LV 距离为S₂,每层导轨支架安装均安装1个遮光板,其长度为S₃。当图中4个光电感应器全部对准遮光板时,轿厢处于正常平层状态。
图2为检测子系统控制回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中DS为电梯厅门锁,GS为电梯轿门锁,LV1/LV2为1LV/2LV所对应继电器触点。电梯处于平层位置开门状态时,图1中4个光电感应器全部对准遮光板,此时LV1、LV2闭合,门旁路电路将层门锁和轿门锁旁路;若电梯在开门状态下发生意外移动且距离超过(S₃-S₂)/2时,1LV/2LV脱离遮光板,继电器触点LV1/LV2断开,门旁路回路被切断,此时整个安全回路输出断开,并以此作为启动UCMP程序的触发信号。
图3为检测子系统电路示意图。其中DSⁿ为第n层层门锁,GS为轿门锁,KZC为抱闸控制接触器,KDY为电梯运行接触器,Stst为UCMP测试开关(并非所有电梯的UCMP都必须配置)。电梯轿厢门/层门打开时,DSⁿ/GS断开,若此时轿厢移动处门区,1LV/2LV脱离遮光板,继而LV1/LV2断开,此时整个安全回路输出断开,KZC、KDY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制动器动作,制停轿厢。
但是笔者认为此类检测子系统,虽然简化了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制动子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类装置时靠制动器实现轿厢意外移动的制停,存在一定的保护盲区;具体原理见2.2.1主机冗余制动器装置。
该子系统主要由带有电磁模块和电磁模块打杆的限速器组成,其功能是实现电梯在开锁区域内正常停靠且开门状态下,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不过,该装置是在常规的限速器上进行改进得到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在耗能方面,限速器上的电磁模块在每次层门和轿门打开时都要动作,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且如果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当中,此检测装置误动作,导致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动作,无论是对轿厢内乘客、还是对设备本身而言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
使用绝对位置传感器作为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检测子系统时,常见的传感器有两种,分别是安装在驱动主机或者限速器上的绝对值编码器和安装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由绝对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轿厢位置,当轿厢在平层区域内平层并且层门和轿门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发生无指令的意外移动时,控制系统使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动作,制停轿厢。
此检测子系统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当电梯由于意外原因断电时,由于制动器故障、或者超载导致的钢丝绳和曳引轮出现的打滑带来的轿厢意外移动,该类情况此姜策子系统无法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GB 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第9.11.4项规定,轿厢意外保护装置的制停部件,可与下行超速保护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公用,并且该装置用于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制停部件可以不同。
故利用安全钳—夹绳器作为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制停子系统时,有三种组合方式:双向夹绳器、双向安全钳、下行安全钳和上行夹绳器。
利用此种装置作为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制停子系统时,既能实现电梯正常使用过程中上行超速和下行超速保护的功能,又能实现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功能,且直接作用在轿厢和钢丝绳上,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很高更排除了因制动器故障和曳引能力故障导致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的盲区。
【新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证电梯操作证T证考试,高通过率,最快的一周下证。
【复审】全国证可以复审,无需原件,资料简单,复审出证速度快。因疫情原因过期证件也可以处理。
【评审】出售电梯安装维修资质所需要的仪器和校准报告。
【联系方式】有意向的可以联系13013558591(微信同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