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快速电梯EXPRESS品牌撤出中国一事在行业内传的沸沸扬扬,当然也充斥着各种褒贬不一的声音。在传播的有关信息中,有这样一条:快速电梯EXPRESS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暂时停止使用,相关品牌的产品也将逐步在中国市场停止销售;星玛品牌将继续保留并服务于中国大陆以外市场。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正式运营了14年的快速电梯EXPRESS品牌,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所有人都清楚,从2015年开始,中国电梯行业和企业就迎来了“生产力低谷”,飞驰的车轮在那一年来了个急刹车。过去,市场的无限制扩张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浮在市场拉动和自我设计的大发展浪潮中,而如今,市场需求的放缓和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三个要素,成为电梯行业进入新发展时期的主要推手。
新梯市场需求的放缓,是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每年全国还有超过60万台庞大的安装量。然而,一二线房地产市场的相对饱和和三四线城市“土地财政”的收缩,让电梯新梯市场增长开始变的乏力。看似无关紧要,但对未来的模糊判断甚至迷茫,却从心理预期上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按理说,70万台的年产量(含出口),占据了全球电梯年产量的70%之多,这个庞大的规模和市场足以让600多家电梯企业安心分享成果(事实上参与主要竞争的厂家不超过100家,包括区域性企业),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行业还拥有着超过150万台的产能。严重的产能过剩下,竞争开始变的异常激烈,所有的企业都卯足了劲,纷纷抛出了十八般兵器以期在竞争中胜出。在这其中,所有企业都会用到的兵器便是“降价”,疯涨的原材料价格和日益庞大的运营成本,非但没有刺激产品价格提升,反倒助长了“价格战”的气焰,这无疑逼迫企业深陷泥潭之中。
无论企业是主动或被动的降低产品价格,都齐刷刷的指向一个结局——利润降低,这也从根本上把电梯行业引入新的局面。
事实上,从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哪一个知名品牌不是靠在市场上杀开一条血路成长起来的?各自的过人之处体现在或管理、或技术、或服务、或价格上,在市场的几番洗礼之后,强者愈强。于电梯企业而言,利润下滑的重压下,企业开始变的资金效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或者市场响应速度变慢,为此,企业要想保持过去的身强力壮,就必须进行一番自我再造。
只不过,企业选择自我再造的方式和路径不同。
明枪暗炮中,企业总是希望能通过不同于以往的行动和战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对于那些拥有集团背景、雄厚资金和丰富资源的国际化企业而言,过去这几年,大多采用了战略扩张的手段,比如欧洲三家电梯企业巨头迅达、通力和蒂森克虏伯电梯,纷纷通过战略并购和增资合资企业来稳固自身战略地位。显然,这些扩张战略的背后,正是这些巨头意欲抢占更多新梯市场份额、后市场资源的野心。
与欧洲企业的“放”不同,奥的斯则是采用了“收”。
过去,“相同技术平台,不同模块组合”下,全球电梯制造商老大奥的斯依靠模块化战略,在中国绘制出了一幅电梯托拉斯帝国路线图:奥的斯、西子奥的斯、快速、星玛,覆盖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所有细分市场。事实很显然,奥的斯的多品牌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并给中国市场和客户带来了不同的技术体验和品牌价值回报,这一点应该很少有人否认。这也给其他后来者关于多品牌的运营,提供了标本和战略参考。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新梯市场出现波动之时,无论是星玛、快速的合并,还是奥的斯机电的引入,以及当前的快速品牌撤离,奥的斯的这些战略调整表明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奥的斯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多品牌经营效率的制约日益突出,并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渠道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内耗。简装上阵,通过整合多个品牌的服务网络、研发力量以及品牌影响力,奥的斯希望通过更加贴近用户的行动,获取更大的价值回报。
至于说裁员,这是收缩战略的阵痛,这不,日本相机巨头尼康宣布将年产规模200万台的中国工厂停产,2268名员工由此散伙。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自我调整,这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无可厚非。没有全球化的资源和多品牌的实力,起步较晚的中国企业则把行动放在上市或者变卖股权引进战略投资,以维系持续健康的运营。如果说快意、梅轮电梯的上市是打开一扇窗的话,那江南嘉捷借壳给360未必不是敲开了一扇门。
这样来看,快速EXPRESS的适时撤退,或许是件好事。
【新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证电梯操作证T证考试,高通过率,最快的一周下证。
【复审】全国证可以复审,无需原件,资料简单,复审出证速度快。因疫情原因过期证件也可以处理。
【评审】出售电梯安装维修资质所需要的仪器和校准报告。
【联系方式】有意向的可以联系13013558591(微信同号)
评论